台湾刺绣佛具用品工艺介绍

台湾刺绣佛具用品工艺介绍

刺绣即线在绸缎刺上各种花纹。唐代李白赠裴司马诗有言:“翡翠黄金缕,绣成歌舞衣。”古代称刺绣为“黹”,就是引线穿针,在织物上运针刺缀,构成纹样或文字。织绣工艺的发展,与敬献和装饰神明息息相关,其中,宗教用的织绣作品,如:八仙彩、桌帏、神明衣、神明帽、凉伞、道士服等,彰显了百姓对神明的崇敬与节庆的欢愉,其中又以神明衣、桌帏、八仙彩……等为代表性工艺。除了庙会祭祀活动之外,刺绣工艺也常用于喜庆之日的民宅布置。如:入厝、结婚、作寿…等。

织绣工艺的作品强调宗教上的寓意,内容多为吉祥图案。例如:“八仙彩”中的“八仙”,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八位神仙:锺离权、张果老、韩湘子、李铁拐、曹国舅、吕洞宾、蓝采和、何仙姑。八仙的形象,呈现出人生的各种样貌,得到大众的认同与喜爱。一幅八仙彩,几乎囊括了民众心中的祈愿:福、禄、寿、喜、财、子、健康、爱情与智慧,具备了辟邪功能和神圣意含,能兆祥瑞,又象征君子之风。悬挂一幅八仙彩,可以说万事兼备,吉祥如意。因此八仙彩能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,成为民众生活的日用品;即使时代潮流转变,依然能保有这向传统的风俗习惯。

 织绣工艺是中国传统民间技艺,历史悠久而辉煌。清末时期,台湾织绣风格偏向华丽,多用金银绣线,构图繁杂、配色大胆、对比强烈。大陆沿海移民的宗教传统,深深影响了宗教用织绣作品的主题,多以神话传说、戏曲内容为主。日治时期,日本政府积极推动民间纺织业,将日本量产的棉布倾销台湾,使织绣工艺朝向商品化发展,影响范围除了宗教、婚庆……等织绣用品外,服装店也开始引进日式和西洋式的花色,是台湾织绣西化的转捩点。战后的台湾,百业复兴,织绣业盛况空前,进入工艺传承的重要时期。以台南市绣庄为例,师徒传授制度是当时织绣工艺传承的主脉,它不但延续了传统闽绣技法,还开创了台南在地风格。然而,受到工业化和塑料材质研发的影响,机器绣逐渐成为市场主流。1980年代,日本引进了电脑绣花机器,取代手工刺绣,从此手工织绣作品走入艺术化的发展方向,而色彩炫目、构图热闹的商品受到市场青睐。

台湾的织绣工艺,传承自闽南一代,在技术和图案上揉杂了西方与原住民的色彩和情调,风格独树。十七世纪期间,荷兰人、西班牙人将白线刺绣与十字绣等技法传入台湾,影响了淡北、台南地区和平埔族的织绣风格。清代,大陆沿海地区居民大量迁徙来台,将粤绣、闽绣、湘绣……等工艺带进台湾。清同志年间,《淡水厅志》记载:“虽蚕桑不事,纺机无闻,而刺绣之工,一花一卉,精致如绘。”可见台湾早期虽然纺织不发达,然而,妇女却精于女红。当时台湾社会,将刺绣手艺视为妇德的体现,代表了女子的聪慧与巧思。未婚女子为了帮自己博得好名声,都会勤劳地从事女红,也有贫家妇女以此技艺养家糊口。连横在《台湾通史》一书中提及:“台湾妇女不事纺织,而喜刺绣,刺绣之巧,几迈苏杭,名媛相见,竞夸女红,衣裳裁纫,亦多自制。绿窗贫女,以此为生。”

然而,妇女的织绣作品多限于家用,宗教用的织绣作品大部分仰赖绣庄生产。《台湾省通志》中写道:“清代以前妇女惟事针黹,不出庭户,刺绣之工,匹于苏广。制品有:色裤、鞋面、被面、门帘…等类,但供自用,概不出售。以刺绣为业者,称为绣庄,亦称绣店。经营者悉为福州寄籍,称为闽人,故其制品,亦称闽绣。有神衣、神帐、佛旛、凉伞、桌帏、门楣彩、绣旗、宫灯及戏服、戏帽等,专供敬神及演戏之用。”

众善信为神明穿戴的“神明衣”,显示出神明的地位与尊严,也代表了信徒对神明的敬意。台湾的神明衣堪称为宗教织绣作品中的精品。一般绣庄都会贩售神明衣,神明衣的颜色依神明特色而有所不同。如:玉皇大帝以金黄色为主、妈祖为橙黄色、土地公为红色、玄天上帝为黑色,王爷则有红、黄、蓝、白、绿等五种主色。

神明衣的颜色有时象征了地位的高低,如:黄、橙、红三色,代表了三种由高至低的位阶。神明衣的图纹具有吉祥的寓意,其中,凤凰牡丹图纹往往出现在女性神明的衣服上,而双龙图纹则没有男女之分。值得留意的是,女性神明衣经常以披肩作为配件,呈现出女性神明特有的美感。然而,近年来消费者意识高涨,传统神明衣的颜色和图纹规则已悄然改变,许多创新的、色彩缤纷的神明衣更受市场欢迎。

“帏”有帐幕之意。宗教用的“桌帏”是一种围在神桌旁边的装饰物,大多以布或者绸缎做成。桌帏的尺寸较大,构图上通常是将吉祥图案平均分配在横幅的绣布上。图案布局可采用层层叠叠的方式,营造热闹气氛,也可采用放射状的方式,整齐中增添一点变化性。还可采用集中式的布局,将图案绣于正中央,或以细纹滚边,呈现一种上升的活力感。吉祥图案通常有植物类(如:梅、兰、竹、菊、莲花、牡丹……等),动物类(如:鹤、龙、虎、凤凰、麒麟、蝙蝠……等),人物类(如:八仙、福禄寿三星……等),符号类(如:八仙的宝物、云纹、法器……等)。